【中国报道网】:古交矿工马黎明获誉全国劳动模范

中国报道讯(陈静 晓心 刘文芯)在11月24日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西山煤电镇城底矿通风科监控队副队长马黎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这是新世纪以来古交诞生的第一位全国劳模。

马黎明,男,38岁,中共党员,西山煤电镇城底矿通风科监控队副队长(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是一名标准的“80后”矿工,也是一名普通的安全仪器监测工,他以精湛的技术和敬业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两次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还先后获得山西省技能大赛第一名、三晋技术能手、山西省享受政府津贴高级技师、第五批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古交市时代新人、太原市“时代新人晋阳工匠”、省特级劳模、三晋英才、大国工匠等荣誉称号,他主持的镇城底矿马黎明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山西省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

实现瓦斯监控零中断、零误报是马黎明的工作目标。如今,他对电路元件做到了“一摸准”,对主要参数和技术性能指标做到了“一口清”,对查找和排除故障做到了“一手灵”。每遇到困难,他总能想出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一次,一工作面瓦斯传感器发生中断,工作人员打开接线盒重新连接,运行几个小时,同样的故障又发生了。从早班到夜班,同样的问题连续发生。这让大家陷入了困惑,如果短时间内解决不了,就会引起瓦斯故障断电,工作面停产事小,影响安全生产,后果不堪设想。马黎明到现场仔细查看后,发现是在电线的某个部位发生轻微短路。巷道几百米线路,故障点在哪里呢?他和徒弟顺着线路一米一米检查,井下环境差,电线外面包着厚厚的煤泥,他担心戴着手套会影响判断,索性摘下手套,用手从外往里摸。终于,在靠近工作面的地方,他们找到了故障点,原来是电线上有一个被钢丝扎过的针尖似的小眼,正是这个小眼造成电源线和信号线似接非接的轻微短路。此时已是5个小时以后了。徒弟王延冬说:“和师傅一起查线路,比女人绣花还认真!”

马黎明利用业余时间编制了《KJ75N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培训材料》,还自制了一套“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模拟实验台”。使该矿监控队职工的技能操作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目前监控队全队有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23人,占全队需要参加技能鉴定总人数的65%;通过“传帮带”,马黎明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手把手的教同事,一时间,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在队里蔚然成风,所带的两位徒弟分别在西山煤电公司的技术比武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全队职工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也为镇城底矿监控系统稳定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井下安全仪器越来越多,但有的用起来并不好使,不是原设计有缺陷,就是产品性能与井下环境不匹配。这些年,马黎明把一多半精力放在技术革新上。他自制了基于音频接口的声光报警控制电路,设计成了煤矿安全地面监控系统声光报警音箱,使监控系统中出现的异常报警信号以声音和光两种形式同步提醒作业人员,且不受软件匹配的限制;他与同事一起研制的语音报警断电功能测试仪,用于技能比武和教学实验,解决了以前用220伏灯泡测试断电存在安全隐患的弊端,且省钱、适用、安装方便;他自制了电流电压测试仪,把它安装在分站与传感器连接的线路中即可判断出分站是否超负荷;他带领工作室成员,经过创新设计,研制的矿用风筒风量一体化开关传感器,解决以往传感器无法监测线路故障问题和以往传感器不能单独使用,必须配接信号转接器才能使用的难题。

多年来,马黎明的创新成果达50多项,他带领监控队修复各类传感器1000多台,排除监控系统故障及事故隐患500多起,为企业节约费用100余万元。

载誉归来的马黎明说,自己只是千千万万矿工中普通的一员,却能得到这至高的荣誉,这得归功于矿山对自己的培养,他表示,会加倍珍惜这荣誉,把从人民大会堂所感染的“精气神”,融入到余生“只有加油站,没有终点站”的工作中,以此为起点,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用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