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梁瑞平:“煤亮子”变身“面老板”

追梦人语:不管是挖煤还是磨面,要干就要干好。

筛麦子、洗麦子、润麦子、装机磨制、筛粉……十几道工序一气呵成。7月8日,在和盛夏之季一样热火朝天的西山煤电集团白家庄矿创业中心,主任梁瑞平和他的工友们正忙着把一袋袋石磨面粉、一桶桶压榨食用油装车发货,送往各个销售地点。

他们曾经是白家庄矿的干部职工,2016年白家庄矿停产关闭后,在梁瑞平的带领下,他们脱下矿装换上厂服,变挖煤为磨面,走上了新的转型创业之路。

剑走偏锋,技术大拿转岗再创业

1989年,19岁的梁瑞平来到白家庄矿工作,靠着吃苦耐劳,勤学苦练的劲头,学了一身机电维修的技术。不服输是梁瑞平最大的特点,“钢筋铁骨”的机器被他摆弄得服服帖帖,渐渐地梁瑞平成了矿上的技术大拿。

一次井口的主提升绞车出了问题,当班的检修人员使出浑身解数,这个 “庞然大物”依然纹丝不动。“还是叫梁瑞平吧”,无奈之下,有人提议。

生病在家的梁瑞平接到电话时,体温还在39度。听说矿上设备出了故障,影响生产,梁瑞平二话没说,就赶到了现场。这不听话的“庞然大物”,在梁瑞平的手里,瞬间服了软,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哗哗”的飞转起来。

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优良作风,梁瑞平不久就当上了白家庄矿南坑井口机电维修队的主任,此时,他心里美滋滋的。

谁曾想到,2016年在全国煤炭去产能的大潮中,拥有82年建矿史的白家庄矿成为山西省首批关闭矿井之一,永久性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刚从井下出来,心里很不是滋味,毕竟在这里工作了28年。”梁瑞平苦涩地回忆说。

转岗分流中,一大批同事去了别的单位,往日喧闹的工区,突然变安静了。但梁瑞平的心间却汹涌澎湃,自己该何去何从,一个大大的问号困扰着他。

这期间,西山煤电集团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创新、创业,找项目、搞创收。也有几个单位来请梁瑞平,待遇条件都很丰厚。让工友们没想到的是,梁瑞平一一拒绝,他决定转岗创业。

“我不能光为自己着想,我们南坑井口还有47个人留了下来,我得想办法让这些工友们都能有个事干。”梁瑞平说得朴实。

成功转型,煤矿工人变身面老板

创业搞什么?又成了梁瑞平思考的一个问题。一次集团公司大会上,有人说起了食品加工,石磨面粉市场不错。这个提议让梁瑞平动了心,一向沉默寡言的他开始游说工友。

得知梁瑞平要搞面粉加工,工友质疑,家人反对,都说“你一个挖煤的,能把面磨白了?”一时间闲话四起,可梁瑞平却犯了犟驴劲,“我就是个矿工,照样把面磨好喽”。

看到梁瑞平的这股子劲,3个工友决定给他投资,4个人凑了20多万元启动资金,2017年2月成立了白家庄矿业公司南坑(创业)中心,带着40多人走上了磨面粉的创业之路。

“挖煤改行磨面,这个反差虽然大,但我从小就见过别人磨面,心里还是有底的。”梁瑞平笑呵呵地说。

梁瑞平和创业伙伴北上河北,南下山东、河南,调研、考察、学习,购设备,买原料。把矿上的旧厂房改造成新车间,经过一个月的设备安装和调试,2017年3月27日,石磨面粉加工厂投产了。

“第一桶面磨出来时,我们这群门外汉都流泪了,太不容易了,但我始终相信,我们煤矿工人干啥都要有个样。”梁瑞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激动万分。

工友们装好刚磨出的面,急匆匆就跑到了食堂,蒸馒头,煮面条,赶紧让大伙都尝一尝。可他们没想到,大伙吃完后,都给了差评,味道和口感都不好。

大伙的差评,并没有击碎梁瑞平的创业心,他再次辗转多地踏上了学习的旅程,工艺改进、原料选择、技术革新,梁瑞平渐渐地入了门,信心大增。

“石磨面粉在原料的选择和润麦子的时间上都很有讲究,隔行如隔山,我开始想得太简单了。”梁瑞平一脸无奈。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梁瑞平的石磨面粉再次端上餐桌时,大家纷纷点赞,不仅味道醇厚,而且麦香十足。一时间,集团兄弟单位纷纷来找梁瑞平,洽谈供货,订单不断,创业中心成立第一年就实现了200万元的销售额。

石磨面粉的成功,让梁瑞平更坚定了自己的创业决心。2017年注册了山西双创绿源食品有限公司,紧接着上马了植物食用油压榨生产线。2018年,又增加了原麦粉磨制工艺,同时利用生产面粉剩余的麦麸,搞起了黄粉虫养殖。形成了建立小循环经济链,既延伸了磨面、榨油的产业链,又实现了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从矿工转型搞创业,梁瑞平依然保持着真干实干的本色,敢闯敢试的拼劲,不懈奋斗的韧劲。“工作不同,想法不变,我就是要干好一件事。” 梁瑞平语气坚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