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日报】:井下800米的坚守

本报记者 孙达佳

6月6日下午4时许,杜儿坪矿坑口,曹勇鹏刚刚从井下800米升坑。厚实的棉袄棉裤外,套着绒面工装,裹挟着井下带上来的寒意。与艳阳高照的室外,形成了强烈反差。曹勇鹏的眼睛一时没有适应刺眼的阳光,眯着眼,略显疲惫又客气地告我“稍等”。井下阴冷,但他的棉衣还是被汗水浸湿了大半,需要立刻换下来,冲个热水澡。

作为杜儿坪矿调度三室的主管工程师,38岁的曹勇鹏是井下技术安全领域的“大拿”。刚值过一个“大班”,井下守了6小时。“一切正常”,对曹勇鹏来说,便是工作中最动听的话。

去年下半年的一天,杜儿坪矿综采三队在72909工作面收尾过程中,遇到了极少见到的长度达50米的“无炭柱”险情。“无炭”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煤炭。提起那天,曹勇鹏记忆犹新:“掘进过程中,均匀的煤层出现了一个洞,上层的岩块挤入煤层,形成了‘无炭柱’堆积体,周围的裂隙和小断层增多。其实,就相当于‘房顶’出现窟窿,随时有坍塌的危险,是工人们在掘进中最不愿遇到的。”

虽有十多年的井下经验,但眼前遇到的危机还是让他出了一身冷汗。原本答应儿子按时回家吃饭,曹勇鹏再一次食言了。井下的风猎猎作响,通风设备源源不断地将新鲜空气送往井下。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先认真勘察现场再作计划。“‘无炭柱’跨度大、岩性软,为防止坍塌,必须减少掘进高度,等于减少采煤量,优先保障掘进机顺利通过这一危险地段。”曹勇鹏做了设想。

回到井上,曹勇鹏迅速查阅文献,并请教太原理工大学教授。他重新回到井下后,初步将掘进高度定在了2.8米。有了理论知识,还得具备实战经验。看着工友们焦急的眼神,他找来在井下工作三十多年的老矿工现场再作勘察。“姜还是老的辣,听了老矿工的建议,我们把掘进高度再次降至更低,2.6米。”早处理一分钟,就少一分钟的危险,少一处隐患,工人就多一分安全。掘进机缓慢地前行,曹勇鹏守在一旁,每前进1米,他都要仔细做测量,随时做技术调整。一天即将下井时,妻子打来电话,焦急地说儿子高烧不退。曹勇鹏赶不过去,叫妻子多担待,照顾好儿子,说罢就又急匆匆地下井了。说到这里,曹勇鹏的眼睛微微红了。

每天小心翼翼地下井、出井,经过两个半月的坚守,胜利的时刻来临了。那一天,掘进机顺利通过了最后一米的危险段,井下的工友们不约而同地鼓掌,一个个向他投出信任赞赏的目光。

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的曹勇鹏主修采矿专业,当年怀揣建设国家矿山的梦想,向杜儿坪矿投递了简历,分到综采二队,从一名普通的支架工做起,开始了自己的煤海生涯,2010年成为主管技术员。他全身心投入井下一线,研究工程技术参数,定期为全队做安全技术培训,先后编写了15本规程、100多项临时安全技术,在工程技术管理上为杜儿坪矿作出了表率。工作之余,他不忘“充电”,2013年获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硕士学位。

“人要改造世界,必须首先改变自己。”这是曹勇鹏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