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人报】3名青年矿工的“第一次”

image.png

近年来,有着63年历史的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通过不断招聘大学毕业生,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这些青年人中,有一批“90后”矿工克服困难、努力上进,用热血青春书写着不一样的人生。

为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这个有着63年历史的国有企业通过不断招聘大学毕业生,为企业注入着新鲜血液。近日,记者走进了该集团西铭矿,倾听了3名青年矿工的种种“第一次”。

李夙:第一项任务从忐忑到自信

2018年11月,西山煤电向社会招聘了192名大学生。其中,矿工子弟、研究生李夙来到了西铭矿。

“矿上为我们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主体专业的男生要在综采、掘进等一线队组轮岗,非主体专业的女生将在供应、财务、调度等岗位轮岗,之后再根据我们的特长来选定最终岗位。”李夙介绍说。

李夙的第一个实习岗位是在供应科的账务组。在师傅的带领下,她熟悉了一项又一项业务,掌握了一个又一个流程,完成了从课本知识到实际操作的过渡。

李夙轮岗到财务科时,恰逢西山煤电推广“屯兰矿物料一卡通系统”。一卡通式的管理系统涉及充值、申请与审批、集中出票、库房领料、坑口供应站触屏领料系统和考核等程序。复杂的操作流程让李夙心里感到忐忑。为了尽快掌握系统的操作流程,李夙整理、汇总相关资料,对每一个流程进行整理研究,很快就完全掌握了操作要领。

参加工作半年多来,李夙已经变得越来越自信,并深深地爱上了西铭矿。

范乔石:第一次下井从退缩到适应

在西铭矿井口,记者见到了刚升井的范乔石。此时,他的脸上满是煤灰,与其他矿工没有两样。

“第一次下井时,我甚至有了打道回府的念头。”毕业于大同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范乔石不好意思地说。

今年2月12日,范乔石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下井。他回忆说,井下的光线很暗,唯一能看清楚的就是自己头顶矿灯照到的地方,越往里走心情就越沉闷,但还得打起精神注意脚下,因为地面潮湿随时可能摔跤。

当来到工作面看到排列整齐的液压支架时,范乔石终于松了一口气。看着大家忙着喷浆、打锚杆、清浮煤、检修机器,他感受到采矿是一项极为专业、细致的工作。

此后的工作紧张又忙碌。离升井还剩半个小时,范乔石已经疲惫不堪,只想睡觉。他身旁的师傅说:“不能打瞌睡,在工作面要注意安全,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升井了。”

次日凌晨1时,范乔石才从井下上到地面。洗完澡回到宿舍的他,全身酸疼地躺在床上,开始怀疑自己选择错了职业。此时,他想到了老师傅的关怀,想到了矿上对自己的用心。于是,他很快振作了起来。他对自己说,既然来了就要干出一番样子,今天受的苦都将是未来的财富。

韩天问:第一次提拔从理论到实践

当许多煤矿井下工人想去地面工作时,“90后”大学生韩天问却主动选择去井下工作。

今年25岁的韩天问大学毕业后来到西铭矿生产技术科,跟着师傅学习采掘工作面设计。仅仅1年,由他独立编制的49407工作面设计书便得到了矿上的批准。

“在心头涌起成就感的同时,理性告诉我应该下井去锻炼。”韩天问说,“一个工作面的设计事关整个煤矿的生产运行,光有理论知识不行,必须到一线积累经验。”

去年5月,韩天问去了综采一队,成了一名采煤工。此后,他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搬物料、扛圆木、抬单体……数月下来,韩天问已经可以胜任综采队的各个岗位。

到综采一队4个月后,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韩天问成了准备组的技术员。韩天问说,这是对自己的认可,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第一次被提拔重用,韩天问深知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一次队里施工,需要经过老空巷道遗留的煤柱区,上面是采空区,过煤柱压力大,万一措施不科学、维护不到位容易发生漏顶事故。对此,韩天问提前编写规程措施,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措施,目前已穿过了4次大小不同的煤柱区,都没有影响生产。他设计的规程还在西山煤电集团获得三等奖。

“西山煤电需要的是操作、管理、技术三方面的人才,我想当个全才。”韩天问告诉记者,这是他的憧憬和目标。

返回顶部